[Read] 讓學齡前的孩子在玩樂中學習
Let the Kids Learn Through Play
(Try to read the original article first!)
小時候的你過得開心嗎? 你想讓你的小孩過著一樣還是更辛苦的童年? 許多家長都替孩子未來的競爭感到憂心,決定很早就送孩子去很好(昂貴?)的幼稚園,希望孩子越早開始學習越好,才不會在拼音、數學或閱讀上落後其他人太多。學齡前的孩子本應該在這時間(4~5歲),玩積木、塗鴉、盡情發揮可愛的想像力揣摩這個世界。但突然就被抓去上制式的教育,這樣真的對孩子的未來有幫助? 作者引用很多相關研究來回答這個問題。
所有研究幾乎都指向同一個結論:學前教育(preschool)─和台灣的幼稚園相近─不止對孩子無益,甚至是有害的。提前教育會延遲孩子情感和理解能力的發展,造成不必要的壓力而減弱小孩學習的欲望。教育學的教授稱這個狀況為「嚴重誤解小孩學習的方式」,教授說他常看到小孩被叫去坐在桌子前,抄寫字母,但孩子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這場景讓人很心碎。
讓四五歲的小孩接受由老師來教導的教育,反對者認為這樣的方式沒辦法教導出願意摸索,發揮想像力的孩子,只會讓孩子變成被動的知識接收者,慣於跟隨別人的人,在21世紀的社會反而會失去競爭力。
根據國際的學生評比機構,像美國這樣提倡學前教育的國家,在數學、科學和閱讀的表現排名並沒有比較好。這樣的比較當然不太公平,美國居民的種族比較多樣化,貧富差距也很大,作者說,如果美國的小朋友都七歲才上學的話,很多弱勢家庭的孩子,只能待在家裡看一整天電視,不會有人帶他們去從事對學習有幫助的活動。但如果送去給老師教沒用,待在家也沒人管,那該怎麼辦?
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
很多老師常常限制小孩子玩樂的時間,認為玩樂是不成熟的行為,而且只是浪費時間。劍橋大學的心理學家說,玩樂其實對小孩的發展很重要,小孩需要學會有耐心、控制注意力、控制情緒,這些技巧,小孩子都是從玩樂學來的。另一位加州大學的神經學家說,大部分七歲以下的孩子比較適合透過自行摸索來學習,而結構式教導的癥結點就在於它扼殺了孩子們摸索的機會。
這樣的討論並不代表學前教育需要被禁止,相反的,對弱勢的孩子提供教育資源仍然重要。但不論孩子的家庭背景是貧窮還是富裕,他們所受的提前教育應該幫助他們,而不是阻礙他們。當所有科學研究都指出,由提早接受教條式教育,對學齡前的孩童沒有幫助,我們也應該重視這些研究給我們的提醒。
從台灣的角度來看,也發生同樣的問題,一是貧富不均,孩子所能選的幼稚園,似乎也有差異。二是幼稚園教育內容,似乎從小就開始塞我們想要的技能,卻沒給孩子太多空間和時間,去發展自己喜歡的。家長們的立意當然是為孩子著想,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但當學習僅只為了競爭的話,就算孩子在競爭中勝出,我們也不能保證,孩子就此活得開心,又或者我們給予的終點,是孩子想去的地方。幼稚園老師也扮演重要的角色,讓孩子玩樂和學習的時間並重吧,讓玩積木和扮家家酒和算術拼音一樣重要,應該是做得到的。 數學和閱讀當然還是很重要,但提早開始,揠苗助長,不一定真的比較好。
Quotes from this article
The trouble with over-structuring is that it discourages exploration
it can be fostered, but not forced. Too often that’s what schools are trying to do now
Play is often perceived as immature behavior that doesn’t achieve anything. But it’s essential to their development. They need to learn to persevere, to control attention, to control emotions. Kids learn these things through playing
Words to take away
1. didactic instruction:說教式的、教條式的教學
Ex: early didactic instruction might actually worsen academic performance
2. flounder: 陷入困境、不知所措
Ex: She sees younger students floundering to comprehend instruction
3. pressing problems: 緊迫的、迫切的問題
Ex: The shift toward didactic approaches is an attempt to solve two pressing problems
4. curtail: 限制、減少
Ex: Nevertheless, many educators want to curtail play during school.
5. souring kids' desire to learn: 削弱孩子學習的欲望
6. benchmarks: 指標、標準
Ex: a detailed set of educational guidelines meant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reach certain benchmarks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12th grade
Related article in Notes of Lives
進對兩難的教育壓力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