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blog.pageTitle/>

This Page

has moved to a new address:

http://jiaching.com

Sorry for the inconvenience…

Redirection provided by Blogger to WordPress Migration Service

2014年11月2日 星期日

Why? How? What? 英文筆記幹嘛用?


念英文念這麼多年,好像總有一些鴻溝沒辦法跨越。生活在一個非英語系的國家,除了偶爾看電影美劇會接觸到英文,聽說讀寫的練習其實都需要非常主動和刻意的規劃。仔細回想,我也算很認真練習,但怎麼和國外客戶交談還是聽不清楚又說不流利,每每嘗到書到用時嫌不夠的挫折。我開始想到底發生麼事,一定哪裡出了問題,決定改變念英文的方法。思考的起點是從我口說常常會停頓下來開始。

用英文思考吧!???
自從國中開始到現在,每個階段都有老師朋友跟我說,學著用英文想吧。不要在腦中造中文句子接著英文翻譯,跳過翻譯的階段,說英文會更直覺更流利。我開始練習查英英字典,裡頭用英文解釋英文就是一種英文思考模式。幾年的時間過去,這確實挺有幫助。反覆看英文解釋和例句,閱讀的句子量變很多,對句子結構、新單字的接觸頻率也很高。幾年累積下來,說一些簡單的句子也沒問題。

但是,我真的開始用英文思考了嗎?

有一段時間我真的是這麼認為,簡單的對話當下,在我腦中確實很少出現翻譯這個步驟。完整的討論回答甚至是辯解,就完全不是這個狀況。我會常常停頓下來(同時用恩 ㄟ 阿 痾等一些語助詞填補停頓),停頓的原因大部分是因為遇到不會說的單字,所以腦中浮現大大的中文字,開始尋找、回憶試圖想起來怎麼說。這個狀況最後的結局,通常我會用簡單或同義的詞句開始另外一大長串的解釋,解釋想要說的意思,或是厚臉皮一點直接逐字翻譯,說出我的中式英文,哈哈。

我覺得:其實沒有真的用英文思考吧,而是那些常用的簡短句子實在是太熟悉,腦海里中文翻譯英文的步驟可以快到我們沒發現。但是遇到比較艱澀的生詞,原本翻譯的程序就會露出馬腳了。也就是說,有沒有用英文思考的界線,也許是取決於腦中翻譯的速度夠不夠快。

鴻溝在哪?
回想怎麼口說的過程,可以大概了解問題在哪。我就姑且假設中文翻譯英文這個步驟在腦中不可省略吧(因為我也沒資料可以證明他,哈),口說要說好,你的腦袋要先有很大的單字片語資料庫,你還要非常高頻繁的使用所有單字片語,這兩點在我看來,對於生活在非英語系的國家的人,短時間非常難達到。換句話說,需要很長的時間來累積和練習,這件事沒辦法避免。但一個也許可以增加效率方法,就是建立一個完美的翻譯資料庫。


如果我的假設是正確的,最好方法就是腦袋在中文翻譯英文的時候,可以迅速地找到一個"好答案"。但是你會覺得GOOGLE翻譯是一個好答案嗎?我覺得不是。語言通常隱含這個語系的文化背景,GOOGLE幫你把表面字義做轉換,卻不能把句子結構和文化也一起做轉換。這個文化轉化的缺陷,我覺得就是英文學習上的鴻溝吧

我這麼做,也邀請你一起參與
我的英文筆記就是想要填補這個鴻溝而做,讓腦中翻譯這個步驟,可以達到更直覺的思考。因此,筆記會特別注重在中文翻譯和英文的背景的部分。如同上一段提到的,資料庫建立需要很長時間,為了著重在常用的單字片語,所有的筆記都會來自我閱讀的文章(以彭蒙惠Advanced為主)。幸運的是,每一篇文章除了單字片語,還有它想要表達的想法,同樣也很值得提出來思考,或是做文化上差異比較。

猶豫很久,後來決定要在網路上發布。除了我自己以後可以直接在網誌上搜尋忘記的單字以外,也許其他有興趣學英文的人也可以一起學習分享彼此的紀錄心得。在這個概念下,我的筆記架構會像下面說明的那樣,幫助大家可以快速地抓到重點。


筆記架構
1. 文章簡介和句子引用
我會簡短的介紹文章內容,提供這篇筆記的一些背景,可以有利往後回來查單字的時候,知道這些單字會在那些情境(context)下常用。文章想要表達的想法,我也會特別提出來,可以的話,會用引用一個文章裡最耐人尋味的句子,所以你會最先學到一個文章經典句!


2.單字片語解釋- Interesting words
這部分會講比較多單字的背景、句首或句尾意思、同義詞或是比喻法,翻譯的部分,也會盡量用常用的中文詞句來翻譯,這樣之後要回來輸入中文查單字,比較容易查到。這部分會比較希望大家可以細讀,畢竟是想要填補文化差異的重點,所以每次筆記的單字數會限制在五個以下,因為太多會吸收不了,看不下去。由於我不是什麼專業的英文老師,這部分完全就是我在網路或是講解裡學到的。

3. 翻譯資料庫- Vocabulary list (Data Base)
其他比較容易直譯的單字會收錄在這一部分。因為很多單字我們不一定會常用到,但是特定主題下他又會一直出現,導致常常有我記得這個單字,但要用它時我想不起來的窘境。資料庫的建立就是把遇到的單字放進來,下次忘記可以再查。除了中文翻譯盡量口語一點以外,也會附上例句,讓大家更清楚使情境。這部分就建議大家可以掃描過去甚至不要理它了。需要用有查到再回來就好。

大致上就是這樣子啦,發佈在網誌上另一個動機就是希望可以創造更多的互動,除了我們可以學更多以外,適時修正學習或是筆記的方法也是很重要。所以大家有什麼建議和心得都可以在底下留言回覆。

你對英文有點興趣的話,來學學經典句吧!
想增進英文能力,可以看看單字片語解釋

有不會的中文或英文想查,也許可以來這試試(但短期內應該是查不到XD)
如果你也對英文有熱情,快一起來交流交換一下心得阿阿阿




後記:
寫完這篇文章,發現有很多英文學習的觀念可以分享討論,
像是我需要多少單字量呢?
用簡單的單字解釋自己要表達的意思不行嗎?
台灣學生好像閱讀特別強?
閱讀、聽力和口說的學習差異
英文真的有分等級嗎?

聽力的學習方法和困難
建立一個英文生活環境
太多沒辦法在一篇文章講完,以後會慢慢補上!
Ahaha, it's so interesting!!!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